經營變動的自我調適

 

    朋友說我之前貿易界的同業A君,這個月已經跳票且已開過債權債務人協調會,協議用五年的時間來清償債務。原因是他另買一個工廠想集資上市上櫃,其中一個金主資金沒有進來,他票期開都出去了,一時週轉不靈,倒閉了。聽起來似乎有一點天方夜譚,不明白其中真偽,但總覺得終究是貪念所致!!

    另一個案例是房地產廣告代銷業的朋友也於這個月宣佈公司要做到這個月底休息,究竟是暫時歇業或倒閉我不得而知,只聽說他覺得看不到未來,難道傳說的聖嬰年真是這麼流年不利嗎?

    東南亞經濟風暴、台幣日漸貶值、全球經濟不景氣,在在都讓人憂心忡忡,這一代的年輕人憂患意識不夠,花錢不眨眼,更令人為之擔憂。曾在報紙上看到一個統計數據,〝全台身心障礙者逾50萬人,其中患有慢性精神疾病的人數32,120人〞。記得好些年前曾經得知瑞士年輕人自殺的比率之高,現在台灣國中、國小學生相偕去自殺的比比皆是,亂倫事件亦層出不窮。

    是什麼因素讓這些社會亂象一直存在著?中小企業主一直對現在年輕人〝錢多、事少、離家近〞的工作觀頗不以為然,也為其不盡忠職守、缺乏敬業精神徒嘆奈何!但,反觀學校門口接送孩子的父母親,哪裡沒有中小企業主或企業的主管?二十四「孝」原是名詞,現在變成動詞,是我們的治安讓人不敢挺而走險?還是我們貶低了孩子自我謀生的潛能,以為孩子一定需要我們的保護?!給予孩子過度保護,而造成他們手無縛雞之力,也失去了一份感恩之心?還是這是全球性的時勢所趨呢?

    人們因為生活在表相之下,不願讓人看穿他的心事,而逞強的在這麼不景氣與競爭激烈的環境之下苦戰。因為怕沒面子而不敢對外人道出心裡的苦楚,那種天人交戰的滋味想必不是很好受。有慾望就會有失望、有競爭就會有壓力,本是天經地義的事。如何做到無欲而剛倒是一門大學問。如果我的朋友A君,能不野心那麼大,看準了對方投資的意願、不做自己能力所不及的投資。我想他仍可好好維持現有的事業,不必一夕之間變成階下囚。經濟不景氣仍有人活得好好的,端看用什麼方法在經營,穩紮穩打,穩定中求發展、提昇工作效率、縮減人事成本、提昇服務品質,走出自己獨到的服務品味,哪裡一定要去做大投資呢?觀心自照,量力而為,不景氣固然會影響生意,山不轉路轉,總有柳暗花明的一天。